2017年往倫敦的V&A時借宿在兒時玩伴家,下午外帶了自己做的三明治坐在博物館噴水池前吃,心裡非常澎湃。在倫敦的時間很短,盤纏幾乎是用到精光才上飛機,什麼觀光景點都幾乎沒去,但V&A的這陶器樓層教了我陶藝創作路途上一件很重要的事,有看到V&A就值回票價了。
「目前已知最早的陶器可以追溯到29,000年至前25,000年史前歐洲的格拉維特文化」,在這之後,陶器的製作和創作在世界各個角落持續下去。技術方面,製陶的轆轤則是在西元前6000–4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被發明的,一直到今天都在使用著本質上沒有差異太大的技術,即使非自動的腳踢轆轤、手動的原始方法,到現在都還是被廣為使用。
走在V&A偌大的展間,深深地感受到沒有什麼是永恆,也沒有什麼是稍縱即逝。穿梭在希臘、英美、歐洲、日韓中的創作者的作品之中,看著玲琅滿目的形式與釉色⋯有時候陶藝的規模很讓人挫折,我們所做的一切形式幾乎都有人做過了,那為什麼還要創造呢?到底什麼是創新呢?
在那個擺放著幾萬件來自世界各地,各個年代的陶器,看不見盡頭的展示櫃裡,從瓷器到土器、從當代到遠古,從繁複精雕細琢的釉上彩到傳統低溫燒製的土器。藝術家從最熟悉的Hamada、Hans Coper、Lucie Rie和Edmund de Waal 到一些沒有見過的英美藝術家都有,還有很多陶偶。作品反映出各種因環境與需求的創意、適應及改變、傳統延續及革新,處處都是人類的軌跡,分別落足於世界時間軸上的一個小點。
創作者追尋的或許永遠是一個不斷延伸的終點。而在這過程中所創造的,或是遺愛人間,或是藏給後世挖掘,或者就這樣掩埋在土中、垃圾堆中任由自然吸吐。
創新、超越或許是我們內建的某一種渴望,但領略到自己在世界中僅是一隻浮游般的存在時,那感覺其實是很自由的。
Comments